同生命互相依 | CMCN新闻No.061

时间:2021-02-26 15:44
摘要:同生命互相依 | CMCN新闻No.061:红树林资源保护宣传册;世界湿地日 | 走进珠海淇澳红树林; 2021世界湿地日 | 同生命、互相依,守护地球之肾;// CMCN红树林新闻周刊,敬上!!
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
不代表CMCN观点
☆点击新闻标题可阅读全文

2021.01.30

红树林资源保护宣传册

《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8年9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2021.02.02

世界湿地日 | 走进珠海淇澳红树林

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水”,旨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

红树林湿地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唯一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防风消浪、促淤护岸、净化海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红树林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国际公认的最具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生态和谐景观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02.02

2021世界湿地日 | 同生命、互相依,守护地球之肾

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几只黑脸琵鹭悠闲地在滩涂上觅食,长而直的嘴插进水中,一边前进一边左右晃动头部。

在浙江与福建交界的苍南沿浦湾畔,红树林之下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招潮蟹纷纷出洞觅食,弹涂鱼在树丛间跳跃,白鹭在滩涂之上嬉戏,湿地上的小动物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2月2日,是世界第2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同生命、互相依”。全国各地以举办活动、发布研究成果、晒出成绩单等形式,呼吁公众关注与生态系统和各类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紧密相关的“地球之肾”——湿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02.02

龙门大桥动工5月,红树林一棵不少

初春时节,走进跨海龙门大桥施工现场,只见碧波荡漾的茅尾海上,挖掘机轰隆作响,运输车往来穿梭,红树翠绿扑面来,白鸥鸟掠过水面,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开发与保护并重,始终是钦州推动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去年8月31日项目动工以来,未伐一棵红树,堪称向海发展的一大创举。其实,自始至终,红树林是整个龙门大桥项目精心“呵护”的“宝贝”,开辟广西公路建设的诸多“首创”。


图片来源见水印


2021.02.03

中国计划5年内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00公顷

今年的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李琰当天对外表示,中国计划在未来5年内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00公顷。

当天,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1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李琰对外介绍了目前中国湿地保护情况。

她表示,“十三五”期间(2016年至2020年),中国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湿地保护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近5年来,中国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人民币,下同),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53个,中央财政湿地补助83.7亿元,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余个。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01处,截至2020年国家湿地公园共899处,新指定国际重要湿地15处。



2021.02.03

世界湿地日:守护我们的“地球之肾”

红树林湿地是最重要的中国海岸带湿地类型之一,属于潮间带森林湿地,是以红树植物群落为核心的一种特殊湿地类型。


图片来源见水印


2021.02.03

过去20年 福建红树林数量翻倍

福建省推动湿地保护和修复,红树林数量从2001年的0.9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86万亩。

昨日是“世界湿地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淡水之源、地球之肾、气候调节器和生物基因库。海都记者从福建省林业局等部门获悉,目前我省现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类21型,总面积达87.1万公顷,湿地中有野生脊椎动物847种,野生植物1351种。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各项制度,推动湿地保护和修复,其中,红树林数量从2001年的0.9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86万亩。


2021.02.03

海南开展世界湿地日线上宣传活动 引数万网友互动

“原来我在蚂蚁森林认领的五源河湿地公益保护地这么美!”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海南省林业局联合海口市人民政府举办2021年世界湿地日海南省线上宣传活动,精彩的分享吸引数万网友参与互动,海南湿地保护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本次线上活动主要通过“海南湿地,你好”、“湿地多美妙”、“守护者故事会”、“湿地你好吗?”、“走进市县湿地”等5个篇章向网友呈现海南湿地的美妙精彩,希望让更多人关注湿地,参与湿地保护。

当天,活动正式公开发布海南湿地原创科普读物《海口滨海湿地常见大型底栖动物》、2021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结果、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报告等。


2021.02.05

你知道什么是红树林吗?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由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图片来源见水印


2021.02.08

拟采伐移植9.9公顷红树林 深圳一高速工程引争议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西乡河口的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项目,因线路选址及施工方式,需移植、采伐红树林约9.9公顷。有环保组织担心,此举破坏红树林生态。深圳一高速工程项目拟采伐迁植红树林引发争议。1月2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示,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西乡河口的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项目,因线路选址及施工方式,需移植、采伐红树林约9.9公顷。其中,采伐外来红树植物9.4公顷,移植乡土红树0.5公顷。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02.17

峰回路转!38760株红树,有望保住了

龙门大桥原计划占用的38760棵红树(含临时16110棵),可能保住了!

去年8月,小C就部门公示的环评中发现,广西滨海公路龙门大桥工程,将永久损坏23250株红树林。小C自然赶紧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包括中央督察组在内的所有部门,皆肯定了该项目红树林占有的合法性。小C惟有努力寻找更多的生态数据,也联络了当地的伙伴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红树林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上月底,在小C忧心忡忡之际,巨大的转机出现了!钦州市人民政府的公众号发布,建设方在龙门大桥正式施工时采用了“插针保护法”,成功做到动工至今“未砍掉一棵红树”,看来原本要砍的红树有望保住了!且项目增加506万元环保投资,以解决施工可能造成的后续生态问题。

在工程原本可以合法砍树的情况下,部门和建设方都努力寻找其他方法,做到施工保育两不误,实在让人鼓舞佩服。来让小C详细看看,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2021.02.17

生长在自然里的城市博物馆 ┃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

近日,迹·建筑事务所(TAO)和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MAECO)联合参加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项目国际竞赛,在国内外众多参赛设计单位中脱颖而出,赢得竞赛,成功中标。

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的场地位于地铁9号线侨城东车辆段上盖,其下方为不对外开放的城市基础设施,东侧紧邻福田水质净化厂,南侧面向深圳湾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周边单一的城市功能让此处成为一座孤岛,其相对消极的城市属性决定了博物馆既需要有引人注目的建筑形式,又能创造多元复合的功能,来串联原本割裂的周边地区,激活此处的城市生活,成为让整个片区形成完整的网格化绿色生态系统与城市文化公共空间的重要一环。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02.20

自然资源部:我国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

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构建了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的综合治理体系,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我国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控规则,将陆地、海洋生态空间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需要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入红线,做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02.23

出双入对!中华白海豚来漳江口“春游”了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这里频频出现

中华白海豚的身影。近日(21日),保护区又观测到一对中华白海豚。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02.24

奇观天下丨在红树林饱览湿地风光 打卡飞鸟夕阳最佳观赏地

这里红树林连绵成片,与海水一起,绘出一幅绝美风景;这里白鹭栖息觅食、翩跹飞舞,翅膀的每一次鼓动,都传递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游人如织,亲朋相伴漫步在木栈道上,享受午后的海风与阳光……这里是翔安,这里是下潭尾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02.24

广西最大滨海湿地修复工程显成效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监测人员2月23日透露,近年来,随着当地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在公园越冬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仅去年,就有4万多只鸟儿在湿地公园里过冬,其中包括世界极危鸟类勺嘴鹬。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02.26

清华大学地学系林光辉教授研究组 揭示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碳汇功能及其影响机制

2月 25日,清华大学地学系林光辉教授研究组在生态学经典期刊《功能生态学》(Functional Ecology)在线发表题为“Mangrove diversity enhances plant biomass production and carbon storage in Hainan island, China”的研究论文。研究基于实地样方调查,揭示了影响位于中国海南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和碳汇关系,以及红树林碳汇地理分布格局的因素。

红树林被认为是碳含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滨海“蓝碳”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滨海湿地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虽然在很多研究中,对于红树林碳汇储量做了评估,但对于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环境因素和红树林碳汇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评估还不是很多。位于中国海南省的红树林,在全国所有红树林中,拥有最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碳汇储量,为本研究提供了理想研究样地。另外,从保护和管理红树林的角度来看,本研究也具有其现实意义。


感谢“后疫情时代援助计划”的支持!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
欲获得全部新闻链接点击新闻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