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想天开 | 饶了寄居蟹

摘要:2015-11-12

近日,看到一款基于公众认知和筹款的手工皂,将一枚疣滩栖螺包裹其中,随附该螺介绍,并告知公众螺是寄居蟹的家,在肥皂使用后,应将螺壳带回海边,让生态永续。首先,不可否认设计者的初衷是好的,让公众了解寄居蟹和螺的关系,以及海岸带面临的问题。然而,似乎欠缺科学的考量。

肥皂中的螺壳本就在海边(疣滩栖螺亦可食用,但相对小众,而且食用前必然先把尾部敲断方便吮吸螺肉。而图中肥皂的螺壳是未去尾的完整螺壳,因此判断是海边捡来的),将其捡回来清理干净封入肥皂中,又希望通过肥皂倡导人们将用完肥皂后清理出来的螺壳再送回海边,因为寄居蟹没有家!既然海边供寄居蟹住的螺壳不够,为何要捡回去做肥皂,绕一大圈再送回海边?这不是跟寄居蟹抢房子么?再则,螺壳里的肥皂如何保证能完全使用干净?这样送回海边寄居蟹愿意住么?是因为寄居蟹不好出入所以要给它们增加一层润滑剂?其实,我们并不是真正站在寄居蟹的角度思考它们需要什么,而是站在人的角度思考我们需要什么,然后在这个需要的基础上,再假设寄居蟹需要我们所认为的需求。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写过的一篇类似短文。

2011年6月,看到一条台湾新闻:“垦丁活动中心”推出“寄居蟹安心成家推手方案”,呼吁大小朋友参与,捐赠贝壳,送回海岸,唤起全民重视潮间带生态保育。

作为一个潮间带湿地保育的工作者以及贝类研究的学者,我认同这个活动的本意是好的,推动公众参与,让寄居蟹不要背各种垃圾瓶盖,但整个活动缺乏更充分的评估和考量,亦有些片面。在此,我表达个人的一些观点。

“蜗居”是这两年大陆很流行的网络用词,意指现在房价越来越高,无论买房或租房都很贵,住的房子好比蜗牛的壳那么小,只够自己住。寄居蟹是自然界“蜗居”的典型代表。它们只找刚好合适自己身体的螺壳住,最多预留一点点的空间。在生长的过程中,寄居蟹要换很多次螺壳。换壳的原因有些是因为身体逐渐长大,原来的螺壳无法容纳而需要更大的壳;有些是因为螺壳磨损褪色而换一个更鲜艳更漂亮的壳,还有些是因为受到其他生物攻击原本的螺壳损坏而需要换更坚固更安全的壳。


寄居蟹对螺壳有选择性,同样“内容积”的螺壳,寄居蟹一定会选择最新鲜的、鲜艳的那个,而不会选择完全褪色、磨损很严重的那个。我曾经看过一个生态纪录片,拍的是近海海底,一个约20cm的海贝正被其他海洋生物攻击的过程,直到最后肉被吃光。事实上,在整个过程中,这个海贝的旁边已经陆陆续续距离了好几只寄居蟹,它们爬出原来的窝,时刻紧盯着捕食者的动静,一旦捕食者吃完离开,这些寄居蟹便争先恐后钻进这个异常新鲜的鲜艳的螺壳,最后,其中的一只寄居蟹胜出,背走了它的新家。我也曾在潮间带做过小实验,观察一些准备“换家”的寄居蟹对于螺壳的选择性,也确实发现寄居蟹会选择一堆螺壳里最新鲜最鲜艳的那个做窝。

对于螺壳的选择,我个人猜想可能是寄居蟹亦有“审美观”,喜欢新鲜的、鲜艳的螺壳,喜欢新房子,另外,新鲜的螺壳更耐用,可以住很久。但是否新鲜和鲜艳的“房子”也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目前我也没有答案。

寄居蟹有很多种,不同种的寄居蟹对于贝壳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身体侧扁,适合住芋螺、宝螺,有些身体肥硕,适合住蝾螺、岩螺。但可以肯定的是,小型的寄居蟹不会住螺内空间超过自己身体很多的螺壳,一方面是负重过大,不方便移动,另一方面是不利于躲避捕食者,因为即便是缩进去,还有许多可以乘虚而入的空间。另一个层面,身体侧扁的寄居蟹也不会选择螺内空间宽大的螺壳,反之亦然,因为身体肥硕的寄居蟹无法钻到芋螺狭窄的空间里。

虽然每一种寄居蟹一生当中要更换很多个“蜗居”,但是每一次更换蜗居,都不会选择螺内空间过大的螺壳,而且,每一种寄居蟹的成年个体的大小都有一定的限度,长到一定大小就不再长大。



基于这些自然观察的经验,我对“寄居蟹安心成家推手方案”提出以下几点异议:

1,一般潮间带的寄居蟹个体都不大,它们只适合居住小型的螺壳。虽然“方案”中列举了一些小型的腹足类螺壳,但不可避免的是,民众亦会收集并邮寄各种各样的螺壳,包括大型的螺壳和双壳类,事实上这些贝壳在潮间带完全无法被寄居蟹所利用;

2,一般情况下,死的螺壳总是随海浪和潮汐卷到岸上,认为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螺壳扔到潮间带,其结果是很少的一部分小型螺壳可能会被潮间带的寄居蟹所利用,而剩余的大部分螺壳,特别是大型的螺壳和双壳类,无法被利用,亦无法去到浅海的海底被大型的寄居蟹利用,一直堆积在海岸边,是否会成为另一类“垃圾”?

3,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寄居蟹和软体动物(贝类)都属于R对策的生物。它们都是机会主义者,依靠繁殖大量的后代来繁衍生息。故此只要生存环境合适,寄居蟹总会有足够的螺壳可以选择,哪怕是游客捡拾螺壳的行为在本质上也不是造成寄居蟹没有螺壳居住的原因;

4,生态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环境承载力”。每一种生境都有其“环境承载力”,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调控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的平衡。不同类型的生境和不同环境质量的同种生境中,“环境承载量”相比较而言是不同的,但在平衡的角度上是“一定的”,意即每个生境下每种物种只能维持在一定的数量上。就“方案”本身的案例而言,扔再多的螺壳下去,寄居蟹的量仍只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也许有些许的增加和浮动,但在当下的环境中并不会造成“突飞猛进”的改变。然而,扔螺壳的量是否评估过?如何评估?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5,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要谈的根源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寄居蟹背各种各样的“垃圾瓶盖”?也许游客捡拾贝壳会造成寄居蟹的目标“蜗居”短缺,但并非本质的原因,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障眼法”的现象!根源是:人为干扰加剧,环境比以前恶劣了,游客的消费垃圾和海漂垃圾增多。

综上所述,“寄居蟹安心成家推手方案”在推动公众参与的层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治标不治本,而且很多层面欠缺考虑,甚至可能带来更负面的影响。任何的环境议题,唯有解决根源才能真正得以解决。

这些密密麻麻的疣滩栖螺其实都是寄居蟹(广西涠洲岛)



因此,提几点建议:

1,生物的保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和恢复生境。生境得到保护,贝类和寄居蟹自然也得到保护和恢复,每个寄居蟹自然都能背到一个漂亮的螺壳,并且达到新的平衡;

2,降低人为干扰。这些人为干扰包括限制游客的数量,改善居民生活垃圾、游客消费垃圾和海漂垃圾的现状。诚然,游客捡拾贝壳也是一种人为干扰,但换个角度而言,呼吁民众捐赠和邮寄贝壳并扔到潮间带,难道不是一种人为干扰?只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的问题;

3,提高公众意识,推动公众参与。自然保育的基础是认知,而推动认知很重要的一点是给予公众正确的引导和理念。全面考虑、充分论证、辩证评估,才是妥善的行径。